相关文章
友情链接

南通派出所司法所律师所协力化解难题“三所共建”破解基层政法...

  □ 法制网记者 丁国锋 法制网通讯员 葛重兵

  乡镇的信访维稳、矛盾化解、社区矫正、安置帮教等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,如何破解基层政法力量分散和手段不足的瓶颈?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探索建立基层司法所、派出所、律师事务所“三所共建”模式,整合基层政法力量,吸收法律专业力量,动员社会志愿力量参与社会治理,实现矛盾少、秩序好、群众满意的局面。日前,南通这一经验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获得肯定。

  在基层社会治理中,政法基层单位往往习惯单一作战,存在着部门合力不强、专业力量不足、管理手段不多等问题,基层综治干部对此感受最为深刻。

  南通市港闸区秦灶街道党工委副书记、综治中心主任王强对《法制日报》记者说,派出所面对各种非警务类矛盾,虽然具有职能优势,但也存在调解力量不足、民商事法律法规知识欠缺等问题。司法所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部门,常常感到柔性有余、刚性不足。而律师所律师作为第三方专业社会力量,律师说的话,老百姓往往又想听、能听、听得进去,所以基层社会治理亟待整合资源形成合力。

  “三所共建”模式来源于一个现实中的社区矫正案例。

  陈某曾因犯敲诈勒索罪被社区矫正,老婆闹离婚,陈某一度厌世弃生。社区矫正中,陈某对法院判决不服,心里始终有疙瘩,认为自己生意上的事怎么就是敲诈勒索呢。工作人员了解这一情况后,请来律师结合案情一条条耐心地讲解刑法条文原理,把他的气捋顺了,社区矫正工作就好做了。

  2015年按期解矫后的陈某一时找不到工作,为了让他及早回归社会,司法所便协助他租下80亩土地种苗木,并为他提供市场供求信息;派出所把苗木基地周边作为日常巡防路线,让他安心生产;律师事务所帮助他把关合同并追讨欠款。有了大家的帮助,陈某专心经营,日子越过越红火,成为社区矫正的成功典型。

  工作中尝到了大家拧成一股绳一起干的甜头,街道党工委由此尝试建立由党委领导,综治牵头,派出所、司法所、律师事务所共同参与的“三所共建”社会治理新模式,建立健全定期研判预警、重大事务会商会办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、涉法涉诉联合介入、合法权益保障联动五项机制,实施关口前移、资源共享、人员联动、信息互通、优势叠加,在促进社会平安稳定、建设和谐港闸中发挥了独特作用。

  这一做法在处理群体性事件中的作用尤为明显。去年3月的一天,在秦灶街道一家住户安装防盗窗的外省籍男子宋某意外坠楼身亡。死者家属情绪异常激动,组织一百多名老乡堵门、烧纸、哭闹、堵塞交通。派出所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控制事态,同时向“三所共建”办公室汇报,司法所会同律师事务所介入调处,充分发挥各自优势,经过多轮谈判,死者家属与业主达成协议,妥善地解决了这起事件。

  江苏崇诚律师事务所主任孙东强说,以往政法部门处理此类事件时,由于当事人心里关于赔偿标准等很多法律疙瘩没有完全解开,无论怎么从情理上调解,事情都不能得到及时平息,或者即使暂时平息但事后还有反复。而律师的优势恰恰是从法律的角度,站在群众的立场把事说明白,双方就心服口服了。

  秦灶街道试点取得成效,得到了南通市区两级政法综治部门的重视。港闸区召开现场会,出台实施意见推广这一做法。港闸区委常委、政法委书记朱玉强说,该区在街道综治中心设立“三所共建”办公室及调解室、合议室、涉法涉诉评估室、法律援助工作站,明确司法所、派出所、律师事务所共建工作19项具体职责;在村(社区)设立警务室、律师工作室和司法行政服务站。在每一个村落实一个民警、一个社工、一个律师。在村民小组和居民楼道建立社情民意收集点,组建治安志愿者队伍,确保社会治理网格化。这一模式的作用,在乡镇街道还延伸到信访维稳、安置帮教、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等方面,都收到了很好的实际效果,依法办事的氛围越来越浓厚。

  1月13日下午,《法制日报》记者来到秦灶街道,遇到街道党工委副书记、综治中心主任王强召集秦灶派出所所长黄劲松、秦灶司法所所长李德华以及信访局、物业的相关人员坐在一起,准备与曾租住街道门面房修理空调的老徐核对12台旧空调的去向。原来,老徐租住街道门面房一直未付房租,街道将老徐告到法院的同时,与老徐一起将12台空调暂时寄放在一地下室里,老徐还特意买了一把锁锁上。前不久,法院判决老徐支付街道9000余元租金,正要执行时,老徐说他的12台旧空调不知去向,要求赔偿。

  王强认为,空调价值虽然不大,但要是丢失了也是一起案件,于是启动了“三所共建”模式,要求派出所参加调查案情,司法所出面协调,律师作为公正的第三方参与,相关工作人员作为当事人与老徐一同核实旧空调的去向。因为老徐年前回老家,调解工作没有开展起来。“等老徐回来,我再牵头大家聚在一起协调处理此事。”王强对记者说。